户外常识 分类>>
j9九游会部分城市开放公园绿地:疫情尚未结束政府就默许人们到室外活动合适吗?
j9九游会部分城市开放公园绿地:疫情尚未结束政府就默许人们到室外活动合适吗?昨天,南京市政府发布“关于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快复工达产的通告(第13号)”中明确提出:“游园绿地、公园广场、室外文化体育设施等公共空间恢复开放,室外旅游景点在控制人流密度的基础上逐步开放”。
根据官媒报道,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已经15连降,已经从最初的2月3日的890例下降到2月18日的56例,下降速度非常快,由此也显示了前阶段高强度、全社会动员的疫情防控战果卓著。
很多人担心随着返工复工以及人员返程会带来疫情新的爆发,这样的担心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你能想到,政府部门也能想到,所以疫情防控并没有放松。
科学防控、智慧防控,精准防控、依托科技力量高效合理防控越来越成为政府的指导思想,浙江为什么在这次疫情防控中表现非常抢眼,成绩突出,这跟浙江经济发展水平高、政府思维开放、以民为本、顺应、重视科技力量不无关系。
而某些地方政府大搞一刀切,懒政思想严重j9九游会,甚至肆意侵犯居民合法权益和私人生活空间也越来越被吐槽。
随着除湖北以外,全国其他省份确诊疫情已经15连降,不是说现在已经到了已经彻底胜利的时候,但很显然按照疫区(湖北就是典型)和非疫区(湖北以外地区)管理已经是大势所趋。
湖北地区仍然需要按照疫区进行管理,但湖北以外地区,有序恢复生产和逐步恢复正常生活活动既不会导致疫情反复,也是顺应、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正常行为,完全正确!
所谓抓防控是指继续坚持公共场所佩戴口罩、体温检测等措施,但绝不是限制人员流动、限制企业复工这样的一刀切的措施,这些措施显然已经不合时宜。
所谓抓发展也绝不意味着所有防控措施全部撤除,而是有序复工,充分发挥社会和组织的自治能力和活力,尽可能减少社会生产长时间停止对于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在疫情发展到今天这个时候,全国防控措施和防控等级必须一模一样的思维显然已经是不合时宜,各个地方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智能化地、精准化地实施防控不仅大大提升了防控效果,也大大降低了社会运行成本。
以慧跑大本营南京市为例,已经连续多日新增病例为零或者仅仅一两个,且新增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都得到了迅速妥善的隔离。
我们社会中有极个别人,一方面自己害怕疫情害怕被传染,一方面唯恐天下不乱,歪曲误解政府思想,不去正面思考政策的积极正面意义,专门挑刺,似乎企业永不开工,大家永不出门,社会陷入严重萧条才是最好的防疫措施,这完全是大错特错。
我们注意到,南京市政府第13号公告只是说游园绿地、公园广场、室外文化体育设施等公共空间恢复开放,而人流相对更大的收费室外景点并没有立即恢复开放,而是控制人流密度逐步开放。
相信一部分人会相信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是经过充分研究的,是有依据的,但相信仍然相当比例的大众还是会担心政府出台的措施是否过于草率和激进。
最常见的疑问就是如果大家现在都出门去公园绿地,人员密集,万一有病毒携带者,岂不是造成新的病毒传播?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疫情之前公园绿地等室外开放空间人流量做一预估,通常而言,免费开放的公园绿地总体人流量有限,但不排除有些地方在特定时段人流量较大。
南京市跑步圣地——玄武湖公园在非双休日的白天时段人流量总体不算很大,但傍晚时段和双休日时段健走、跑步、休闲娱乐的人流量就相关可观,不至于摩肩接踵,但人还是相当多;
其次,我们要考虑人们长时间居家其实是非常想出门呼吸新鲜空气的,现在政府既然已经开放了公园绿地,其实就相当于默许人们外出活动,到哪里活动?
密闭空间比如商场超市如果不是购物,大家肯定不会多去,那么自然就是公园绿地了,加之春天来临,人们踏春赏花,所以这会不会导致公园绿地人数呈现爆发式增长?
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比如说在双休日、在天气好的时候,但这种可能性事实上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因为人们还是担心疫情并没有完全终止,从政府出台政策到人们适应政策,还是有个适应和逐步接受的过程。
既然政府已经出台开放公园绿地的政策,就表明政府已经充分确认社会中潜在病毒携带者已经几乎为零,也就是说没有危险分子,自然也就没有再次爆发疫情的风险。
当然,一定要说风险还是存在的也不能说错,因为还有可能有潜在病毒携带者尚未发病或者确诊,但这样的概率很低。
如果总是钻牛角尖,那么这个社会就没法正常运转了,这就好比我们不可能等到疫情彻底结束或者冠状病毒完全消灭才恢复生产,疫情基本过去,发病人数很少,传染可控,人们还是要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的。
因为事实上,人类也不可能彻底消灭地球上存在的新型冠状病毒,人类要和病毒长期和谐共处,显然这次疫情告诉我们,尊重自然、不吃野味这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而不是去彻底消灭病毒。
只要病毒存在,人类就有可能被传染,但人类合理生产生活,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那么大规模疫情爆发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小。
人们害怕或者担心出门活动,其关键是在于怕室外接触到病毒,那么室外通风环境真的那么容易接触到病毒吗?
我们就从病毒三种传播方式,也即飞沫、接触、气溶胶,来看看室外运动发生这三种方式传播的风险究竟就多大。
接触传播是指触摸被污染的物体表面,然后用脏手触碰嘴巴、眼睛、鼻腔,从而让病毒直接进入体液。
病毒携带者抹了一把鼻涕,然后迅速手又摸了乘坐的公交车的扶手,而你短时间内也紧跟着摸了刚才病毒携带者摸的扶手,这是你恰好眼睛痒,你又用手揉眼睛,这时你被感染的风险就比较大了。
飞沫经口腔喷出,流动速度是很快,可达50米/秒,堪比15级台风,但很快他们会降速,达到的距离也是有限的,一般是2米左右。
这张图是著名的高速摄像打喷嚏后的飞沫的轨迹。绿色代表我们通常所说的飞沫,其惯性强,射程远至两米,但随后很快沉降至地面。
红色部分是几微米的小飞沫,其本身由于含水分少,在空气摩擦作用下,水分蒸发,成为微米级的颗粒,也叫飞沫核。
飞沫核由于很轻质量很小,所以能够悬浮于空气中,并随着空气四处飘散,就属于气溶胶的范畴,飞沫核也即气溶胶。
很多人把气溶胶理解为病毒在空气中到处弥漫,随处传播,这当然就大大增加了人们的恐慌,事实上并非如此,这完全是人们毫无科学依据的臆想。
携带病毒的气溶胶的确可以在空气中存活一段时间,因为病毒外面的蛋白质包膜能够保证它的遗传物质RNA在空气中存在一定的时间。
但如果一直漂浮在空气中,一般也会因为干燥缺水/紫外线照射/氧化等原因,导致遗传物质遭到破坏。
另外,空气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流动的空气就会有效分散和稀释携带病毒的气溶胶,也即让气溶胶密度显著降低,降至忽略不计j9九游会。
只有特定场合比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症患者,医生可能需要进行气管切开,这时会从患者气管中喷出大量气溶胶,所以医护人员必须全副武装。
此外,密闭空间中气溶胶传播距离比飞沫大。但空气流通的自然环境中,气溶胶存在的概率极低,可以说几乎不存在,更不可能飘散几公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教授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也表示老百姓在大街上没必要戴口罩,因为流通的空气中并不存在病毒。
如果一定要说有病毒存在,那么医院发热门诊、密闭的商场超市电影院、公共交通工具中风险会大一些,这些场合建议你一定要戴上口罩。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李太生主任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记者询问:“如果我想去奥森跑步,我需要戴口罩吗?”
李主任的回答很明确:“开放的环境下,尤其是在奥森那么少人的情况下,没有必要戴口罩,你完全可以自由呼吸新鲜空气”。
同样,人民日报官微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口罩使用指南中,有提出在非疫区空旷且通风场所不需要戴口罩,换句话说,在这些地方跑步是安全的。
疫情在动态变化,在朝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因此部分地方政府根据自身辖区情况,审时度势,以开放、负责任、讲科学、实事求是、以及尽可能避免非左即右的态度开放公园绿地,不代表政府就是鼓励大家现在一窝蜂地跑向公园绿地,但至少也代表政府是允许人们有限度地室外活动。
就是把一定的室外公共活动空间还给大众,把室外活动的决定权交给大众,大众根据个人意愿、居住周边环境、自身条件、时间作息、公园绿地人流等等因素,自己决定是否到室外活动。
我们看到疫情期间,各种道德绑架举不胜举,比如有些跑者仍然在开放空旷环境合理跑步,就被人指责违公德,自己合理的私人行为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跑步成做贼?
同样的道理,没有发生疫情之前,你什么时候见过清晨大马路上、公园里全是跑者,比肩继踵跑步的画面,人家选择清晨人少的环境跑步,影响谁呢?
政府在疫情发生时,关闭了大量公园绿地,目的就是限制人员流动和接触,现在疫情已经逐步褪去,政府适时重新开放公绿地,这本身就是实事求是的体现。
别人开始去这些地方活动,合情合理,你担心这害怕那,不去室外活动那是你自己的事情,犯不着你去指责别人。
南京市政府既然已经开放公园绿地就意味着大众可以有限度、合理地室外活动,那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比如公园、绿地、马路边,跑步是安全的,够不上危险行为,跑不跑步,取决于个人对于环境的评估和个人意愿;
如果在跑步圣地跑步,有一些跑者跟你一样进行跑步,主动将自己与他人距离保持2米以上。如果周围活动的人确实多,选择避开人多的时候去活动,或者刻意绕开他人跑。
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是最适合普通大众的,这样的活动量最有助于提升抵抗力,还不会导致过度疲劳。
相信很多人还是会说,疫情还没结束,干嘛着急出门运动,这么长时间都忍下来了,继续忍一忍,居家也可以锻炼。
政府开放公园绿地,表明政府的一种积极态度,政府既没有号召大家现在就出门活动,也没有禁止大家合情合理的室外有限度活动。
但是,过度恐慌和僵硬的管理,未必是防控的合理方式。空旷地方跑步是安全的,这是所有专家都认可的。
大众需要正确理解政府出台的开放公园绿地的政策,这代表目前在局部地区j9九游会,合理有限度地室外活动是可以接受的,但不是说我们现在就扎推去公园,如果公园真的人多,不去就是了,我们不要总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期待政府和人民早日回归理性。
还是那句话,根据个人所在地区情况,政府措施,个人实际情况,做出自己判断,选择合理行为,祝您身体健康!
无论从哪个角度说,强身健体都是保护自己,建立个人有效防护屏障的核心手段之一,我们已为您准备了专业的室内力量训练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