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常识 分类>>
苟立伟专栏|如何选择调查研究对象?
苟立伟专栏|如何选择调查研究对象?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制胜法宝。在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员中,是善于调查研究的典范。他多次强调“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在其波澜壮阔的一生中,他把调查研究作为认识世界的途径,身体力行,写下大量调查研究报告,形成了系统的调查研究方。
确定调查研究对象是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但是,不同的人掌握的实际情况不同,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资源禀赋和实际特点。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选择的调研对象是否合适,直接关系到调查研究的实际成效。
1925年2月至8月,在家乡韶山养病的200多天中,一大半的时间都在进行调查研究。针对不同类型的典型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他一家一家走访,一个人一个人长谈,并尽可能扩大覆盖面。当时,社会上对中国党领导组织的农动,既有“好得很”的表扬,也有“糟得很”的批评。在调查研究中,对持这两种态度的人都去接触,了解他们的意见,并认真倾听、认真记录。对于农动中的“农民问题”,他更是找了大量人进行访谈,既了解好的情况,也了解坏的情况。
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在对湖南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的调研中,选择的调查对象既包括各县的党、政、工、农、团的负责人,也包括大量的普通农民。在韶山银田寺的调研中,启发在场每一个人打开话匣子,敞开心扉发言。当时现场有30多人,不仅讨论热烈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甚至还相互争论。在大家的争论中,去粗取精,对实际情况的辨别越来越清晰。
在1930年5月所做的寻乌调查中,选择的调查研究对象有各行各业的人:从职业方面来讲,有县、区、乡的干部,有普通农民、工人,有做过县署钱粮兼征柜办事员的,有农村穷秀才,有小学教员,还有当过兵、做过小生意的;从年龄方面来讲,有老年、中年、青年,最大的调研对象是62岁,最年轻的调研对象是23岁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在这些人当中,尤其是郭友梅(59岁,杂货店主,曾做过商会会长)和范大明(51岁,贫农,县苏维埃委员)两位老先生,为的调查提供了丰富的材料。除了开调查会外,在寻乌县城还做了20多天的实地调查,深入到集市、商店、作坊,找小贩、商人、工人、游民谈话。他还到城郊农村,同农民一边干活,一边作调查,广泛了解各行各业群众的生活和思想状况。
经统计,寻乌调查中,先后询问了寻乌县城的22个行业、130多家商店的历史、现状及其主人的态度,以及全县21户大地主、111户中小地主的剥削手段和他们压迫群众、反对的表现等情况。还特别详细地调查了寻乌县城的手工业和商业的状况,比如调查了杂货店、木器店、水货店、裁缝店、修钟表店、屠坊等20多个行业所经营的货物品种、生产数量、销售价格等。
1941年9月13日,他在延安对中央妇委和中央西北局联合组成的妇女生活调查团讲话时专门谈到了调研抓典型的问题。他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但就有同志要问:‘十样事物,我调查了九样,只有一样没有调查,有没有发言权?’我以为如果你调查的九样都是一些次要的东西,把主要的东西都丢掉了,那末,仍旧是没有发言权。”当时,从避免调查研究陷入狭隘经验论的角度出发,认为调查研究必须找准典型,通过“以心交心”“解剖麻雀”的方式,了解第一手的线月,时任中央农动委员会的,前往湖南考察农动,虽然此行的重点是考察农动的开展情况以及民众的态度。但是认为,在考察之前有必要先弄清楚农民的生活模式,了解他们的收入状况。为此,他找来湘潭的壮年佃农张连初,希望能够了解张连初一家一年中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在与张连初面对面、一对一的坦诚交流中,详细了解了张连初家一年的支出情况,他还将支出分门别类,列成了食粮、猪油、盐、灯油、茶叶、种子、肥料、农具消耗等11项,其中仅农具消耗一项就进一步细分为犁、铁耙、锄头、箩筐等15项,而锄头又进一步细分为挖锄、田锄和薅锄共3种。按照这样细致分门别类的方式,将张连初一家三口一年的吃穿用度全部记录了下来,最终算得一年的总支出为一百六十七元三角六分五厘五。算完了支出之后,天色已晚。第二天一早,再次来到张连初家中算一年的收入情况。根据张连初的说法,自己家里除了地里的收成之外,还能从卖猪和卖柴等杂项中获得部分收入;到了农闲时节,他还会到县城去做挑脚等工作。在经过仔细比对计算后,算出张连初一年辛勤工作的总收入约为一百四十七元七角二分,比支出少了十九元六角四分五厘五。这是张连初按照风调雨顺、全年无休且不计算自己和家人可能因为生病所产生的花费的情况下算出来的家庭开支状况。这个结果令十分震惊,他通过张连初深切感受到了当时的佃户制度对于普通农民的剥削。
之所以选择张连初作个案研究,是因为当时张连初正值壮年,身强体壮,是农业生产上的一把好手,再加上家中仅有一妻一子,不仅生活开支小,而且妻子和儿子均能通过帮忙喂猪、放牛来增加家庭收入。在佃农中,张连初属于生活条件尚可的那一类人。因此,将其作为佃农典型加以调查研究,没想到调查研究的结果令人震惊。他认识到,如果条件尚可的张连初在全年无休、风调雨顺、家中无人生病的情况下尚且每年入不敷出,那么可以想象中国大部分佃农的生活实际是更苦的。所以,正是通过对张连初这个典型个案进行调查研究,才了解到中国大部分佃农的实际生活状况。在之后所写的总结《中国佃农生活举例》中写道:“中国之佃农比牛还苦,因牛每年尚有休息,人则全无。然事实上佃农不能个个这样终年无一天休息地做工,稍一躲懒,亏折跟来了。这就是中国佃农比世界上无论何国之佃农为苦,而许多佃农被挤离开土地变为兵匪游民之真正原因。”
注重调查研究对象的典型性,是开展调查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早在1930年5月,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就批评红四军中很多人“调查的结果就像挂了一篇狗肉账”。他列举道,“有的像‘乡下人上街听了许多新奇故事’,有的像‘站在高山顶上观察人民城郭’”。他指出,“这种调查用处不大,不能达到我们的主要目的”。他认为,开展调查会,来的人得是“能深切明了社会经济情况的人”,“以年龄说,老年人最好,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经验,不但懂得现状,而且明白因果。有斗争经验的青年人也要,因为他们有进步的思想,有锐利的观察。以职业说,工人也要,农民也要,商人也要,知识分子也要,有时兵士也要,流氓也要。自然,调查某个问题时,和那个问题无关的人不必在座,如调查商业时,工农学各业不必在座”。
1961年3月23日,在广州中央工作会议上谈调查研究问题时,进一步谈到调查研究对象的选择问题。他指出:“要从个别问题深入,深入解剖一个麻雀,了解一处地方或一个问题。全国了解两个乡,南方一个,北方一个,对中国的农村就有一个基本概念了。工业不同,要分行业。比如煤矿、冶金、机械等,各了解一个厂矿就差不多了。煤矿,中央有四百多个,你去全面彻底地了解一个就好办了,别的地方也是掘煤嘛。冶金、机械行业也是这样去了解一个工厂。这是重工业,还有轻工业,工业比农业复杂一些。深切地了解一处地方或一个问题,往后调查别处地方或别个问题,你就容易找到门路。不然就不容易找到门路。”
作者系重庆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师、重庆市党建研究所研究员,毕业于中央党校中史(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专业。著有《新时代领导干部必备的七种能力》《城市基层干部一线工作一本通》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报》《新视野》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