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常识 分类>>

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体育常识(精选20篇)

2023-12-25 14:23:2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体育常识(精选20篇)摘要体育公开课和体育常态课其实都是体育课,只是由于上课目的不同,从而造成体育公开课与常态课之间存在差异。本文对体育公开课与常态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分析,加深读者对体育公开课与常态课的认知。

  体育公开课指的是在特定人群面前开展的,较为正式、规范的体育教学活动,一般会邀请相关的教学专家观看并进行教学工作指导,体育公开课开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展示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也是不同学校之间进行教学方式交流学习的重要手段。不同于体育公开课,体育常态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开展相关活动锻炼学生各方面的体育技能。

  体育公开课是展示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一般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但次数往往较少;体育常态课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有固定的次数要求,次数往往较多。

  体育公开课往往会提前告知学生上课内容,或者进行课程的提前演练,在课堂的学生问答环节也会提前安排好表现较好的学生,所以体育公开课往往是提前计划安排好的;而体育常态课虽然也有教师组织编写的教学计划,但是没有对整个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详细具体的安排,学生一般不会知晓课堂的具体内容,也不存在提前被指定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也不会花时间进行课程的提前演练。

  体育公开课与常态课都各有弊端。体育公开课由于其提前进行了组织安排,较为正式,但往往上课的实质不在于内容的教学而是教学方式的展示,使得整个公开课过于形式化,没有太大的实用意义。体育常态课更多注重于内容的教学,通过相关活动的开展锻炼学生的体育技能,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身体得到了锻炼而且也享受到课堂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乐趣,但由于教师对体育常态课的重视程度较弱,教学方式过于随意,不能充分发挥体育常态课的作用。现阶段下,为了更加充分的发挥体育课的作用,应该促进体育公开课与常态课的相互融合,进行优劣势互补。

  体育公开课开展的过程中,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都是提前被安排好的,只是为了在除了学生以外的观看者面前营造一种很好的上课氛围,凸显教师的教学水平。而在体育常态课的课程中,教师往往不会重视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大多教师抱着一种完成了教学任务就可以的心态开展体育常态课。体育公开课和常态课将师生间的合作造成了一个两级分化的局面,公开课的合作虚假而且没有实际意义,常态课基本上很少出现师生间的合作,这两种极端化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进行和谐自然的合作。体育公开课不应进行虚假的安排,常态课下教师不应不重视师生之间的合作,而应像公开课一样,增加师生合作的机会,体育公开课和常态课应相互补充,达到课堂上师生间和谐自然合作的状态。

  体育课的开展离不开场地和器材的选择。在体育公开课上,教师往往为了彰显其高超的教学水平,而特意选取较好的场地及种类丰富的器材;在体育常态课上,教师并不会特意选取较好的场地,场地的选择较为随意,而且在课堂上使用到的器材种类较少、数量较少,没有办法满足学生课上的需求。体育课的开展需要选择合适的场地及充足的教学器材,现阶段在体育课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公开课选取的场地是常态课上很少使用的,公开课器材充足,但由于时间和次数的限制,很多器材并没有在课堂上使用,常态课上提供的器材种类和数量都较少,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在体育课的开展过程中,应合理的选择场地和器材,以满足学生需求为前提,进行场地和器材的选择。

  体育公开课往往是提前计划安排好的,所以相当于在教学专家的面前表演了一遍,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而且学习不到新知识。体育常态课不像公开课那样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所以对于课堂上学生开小差的行为,教师一般不会去管,教师的授课内容也是较为随意,事先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不到什么知识,也缺少能力培养的机会。课堂开展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不管是体育公开课还是常态课,本质上都是课堂,所以为了达到课堂开展的目的,教师的教学质量需要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体育公开课和常态课都是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虽然有着较大的差别,但是本质上都是体育课,所以不可能将两者完全隔离开来,更不需要人为的进行隔离。体育公开课和常态课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为了进行更好的体育教学,应将两者进行融合,将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互补,以满足学生需求为前提,促进体育课程顺利开展。

  [1] 庞燕.追求自然真实的体育课堂――我对体育公开课效应的一点看法[J].中国学校体育.2006(12).

  一次,笔者在一所幼儿园观摩一个语言集体教学活动。教师在给孩子们讲故事之前问了孩子们一个问题:“下面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一名男孩大声说“不想听”,其他幼儿则说“想听”。随后,教师很“自然”地开始讲故事。活动结束后,我问这位教师:“既然即使有幼儿说‘不想听’,你也会继续讲故事,那为什么还要提‘想不想听’这个问题呢?”不想,这位教师和现场的教师们都感觉我的问题很奇怪,然后纷纷说:“那只不过是一个习惯用语,没有什么的。”是的,在许多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教师都经常用类似的“习惯用语”。既然是“习惯用语”,自然也就鲜有人去“刨根究底”了。除了这些“习惯用语”,幼儿园教师还有许多“习惯做法”,同样鲜有人会对其进行深入思考。

  这些“习惯用语”“习惯做法”,实质上就是所谓的“教育常识”。何谓“常识”?Sophia曾说,人们经常在两种意义上使用常识:一是个体在真实世界经验的基础上作出基础判断(elemental judgments)的一种基本能力;二是通过这种基本能力获得被广泛共享并似乎不证自明的结论,这些结论为所有人同意且无任何争论或讨论。〔1〕Livi基于后一种说法,认为常识是建立在每个人最初的经验基础之上,并作为之后一切知识基础的那些最初的必然之事(primary certainties)。〔2〕但是,实践中的“常识”逐渐远离了其最初的意义,即“个体的原初经验以及基于此的基础判断”,而逐渐演变为“在一定群体内被广泛认可与共享且不证自明的知识”。

  国内已有学者对教育常识进行过探讨,如李正涛在《教育常识》一书中,通过对教育常识的追问,提醒人们要对常识怀有敬畏之心,并提出了一系列教育常识,如“每个人都是宇宙间的独一无二”“人始终是未完成的”等。〔3〕毋庸置疑,许多教育常识是正确的并且得到广泛传播的。本研究不对教育常识本身正确与否进行探讨,而是从教育常识的基本特性角度出发,分析其对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潜在的消极影响。

  Livi从人类认识发生的角度探讨了常识的原初性与优先性,认为常识直接源于主体的经验,构成了最初的关于现实的知识,进而具有不容置疑性,是之后一切知识的基础,在本质上优于一切在其基础上由处于特定文化群体中的主体利用一些研究工具经过推理反思而形成的、系统的、暂时性的、不可靠的科学知识(假说)。因此,常识具有作为论证任何假说合理性的终极标准(ultimate criterion)的功能,哲学以及其他所有的科学知识都应在逻辑上与常识具有相容性或一致性。〔4〕Livi所说的常识的优先性,是指常识在人类认识发生过程中具有原初性与优先性特点并且未受任何文化、价值观等的“干扰”或“污染”。但实践中,一方面因为浸润和生活于一定文化价值体系中的主体的感知觉能力已具有了一定的文化性,另一方面因为在知识量急剧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下,主体获得的知识已逐渐脱离最初的基础,即直接经验性,也就是说,常识逐渐程度不同地脱离了其最初的基础判断,而仅保留了其优先性的特点。

  实践中,当外部提出的某一观点或理论与自身已有的教育常识相抵触时,幼儿园教师往往会自发地根据已有教育常识判断这一观点或理论的合理性。即使接受这一观点或理论,在实践中教师还是会自发地仍然优先选择自己已有的教育常识开展教育活动。这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强化已有教育常识的优先性,进而降低甚至排斥与此相佐的观点或理论进入教师视野的可能性。从波普尔的“证伪原则”可以推论,科学进步的过程就是一个原有理论不断受到威胁直至消亡进而被新的更好与更适合的理论所取代的过程。新的理论只有当其自身易于接受批判性评价与可能的淘汰时才具有科学性。〔5〕由此可知,教育常识的优先性、不容置疑性决定了其具有缺乏接受批判性评价与可能的淘汰的倾向或基因。这对幼儿园教师要以对自身的教育常识不断提出质疑、挑战与突破为核心的专业成长是不利的。

  Argyris等人认为,人会意识到哪些技能有效,哪些技能无效,越有效的技能越会向个体强化其有效性,个体也将通过识别与坚持利用这些有效的技能而使其合理化。这些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规范、规则、技能以及价值共同创造了一个无所不在、被认为理所当然并且不受挑战的现实。〔6〕具有优先性的教育常识会因其有效性而被不断强化,进而渗透于教师的言行、观念以及教育环境、课程设置等所有方面。

  在幼儿园实践中,教育常识虽然经常以各种“习惯性”的言行出现,但并不意味着教育常识就等于这些习惯。事实上,除了这些习惯言行之外,教育常识还渗透于教师的观念之中,渗透于幼儿园环境、课程等方方面面。如前文所提教师讲故事前先征求幼儿意见但对反对意见听而不闻这一习惯言行,其实反映的是教师深层次的儿童观,而这深层次的儿童观又会渗透和弥漫于整个幼儿园教育之中,最终构成一个无所不在、不受挑战、具有自我强化机制和保守性的教育现实,这一教育现实又会强化与其一致的观念与行为,消弱甚至摒弃与其相佐的观念与行为,更有甚者会限制对这一教育现实进行研究与改变的努力与尝试。诚如Gitlin所指出的那样,以常识为对象的研究看起来很奇怪,因为常识经常和那些我们普遍认为正确的、令人满意的以及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常识就是所有一切。然而,这也是一种假象。〔7〕处于某一教育现状中的被常识包围的教师,往往会作出本能的反应,即自己的言行与这一教育现状、教育常识保持一致,因为这被认为是最安全的。而更为严重的是,这一教育现状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教师看待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反思教育问题等的视角与方式,进而进一步强化某些教育常识,也即形成一种自我强化机制。

  教育常识的优先性从根本上否认了其自反性(reflexivity),进而剥夺了个体对反思的内在需求性。Winter认为,在研究过程中,有助于个体意识到自身判断需要自反的反思非常重要,因为这有助于讨论中的双方包容不同观点,进而以一种比个体总是为自身观点辩护更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推动讨论的深入。〔8〕而常识的优先性揭示的是其在时间与品质方面优先于一切知识的特性,即常识不依赖于任何已有经验或思想。Livi从人类认识发生角度定义的常识的确因其优先性与原初性而先于一切知识存在并作为一切知识的基础,因此不具有自反性。但作为日益脱离了其最初基础而主要保留了不证自明性特点的教育常识,事实上内在应当具有自反性,但不证自明的特点又使其缺失了自反性的品质,更准确地说,是忽略了其原本内在具有的自反性,进而也就削弱了对其合理性进行反思的必要性,放弃了批判、否定与超越的可能性。马尔库塞在分析发达工业社会中的人时曾指出,人放弃了自己的“第二向度”,即否定性和批判性,〔9〕最终变成了“单向度的人”。借鉴马尔库塞的说法,笔者将教育常识放弃对自身合理性进行反思与批判的特性称为单向度性。

  教育常识的单向度性实质反映了教师对待教育常识的一种态度,即教师放弃了对教育常识合理性的反思与批判。这也意味着,教师实质上自觉不自觉地放弃了自身的“第二向度”。当教师与教育常识两者都放弃了原本具有的“第二向度”并对此浑然不知还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时,就进入了马尔库塞所说的异化的高级阶段。“当个体与强加在他们身上并出现于他们自己的发展和满足中的存在同一时,异化概念似乎令人可疑。这种同一不是幻觉而是现实。然而,这一现实却构成了异化的一个更为高级的阶段。现实已经变成完全客观的了,异化了的主体被它异化了的存在所吞没。”〔10〕

  教师是通过对存在的和正在发展的传统背后的信念与理由进行合理性审视,通过指导与转变实践的方式,进而实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与转变的。因此,转变的实质是从不合理到合理,从忽视与习惯到知识与反思。〔11〕教育常识的单向度性在根本上消弥了教师将其作为反思与批判对象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进而使教师丧失了通过对教育常识合理性的反思与超越而实现自身专业成长的机会与可能。

  Livi认为常识在所有时空中存在,在所有不同的文化与条件中也是不变的。〔12〕Sophia明确指出,从定义上看,常识和历史无关。常识被认为是所有时空中的所有人都具有的普遍财富。〔13〕总之,常识超越一切时空、文化、人种等条件,是人类共有的普遍财富。常识的这种跨情境性、跨时空性根源于其原初性和优先性。作为逐渐脱离了常识的核心而主要保留了常识的形式的教育常识,加之其具有的渗透性与单向度性,使其流行性“如虎添翼”。具体体现在,教师在某一情境中形成的教育常识会自发地扩大其应用情境与范围,并且有持续扩大其应用情境与范围的内在倾向。同时,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教师为了不被认为是“异类”,往往选择对教育常识“趋之若鹜”,而不会自觉加以批判和反思。换言之,受教育常识的“传染性”影响,许多业内人士因担心被笑话而自愿被“感染”。结果就是,一些教育常识快速流行。

  对于学校而言,接受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是“自然的”或“给定的”这一假设,意味着自我剥夺了教育的批判功能和学校的批判角色。〔14〕对于教师而言,同样如此。接受了“流行”的教育常识是不容置疑的、不证自明的这一假设,就意味着教师将主动放弃自身的“第二向度”,而强化自身的顺从性、被动性与依赖性。这与本质上强调教师主动性、反思性与批判性的专业成长背道而驰。

  从历史的视角看,上文提到的常识是“所有时空中的所有人都具有的普遍财富”,这里揭示的是常识的社会建构性。Sophia通过分析“一个家庭由异性父母及其子女构成”这一长期流行的常识,发现“没有什么是自然的和必然的,只有文化,通过熟悉感与教诲制造了一种感觉上的虚假常识”。〔15〕总之,“常识作为一种假定的知识,不能从权力或中脱离出来”,〔16〕而是“倾向于被精英所界定与强化”。〔17〕现实中的常识经常是由具有一定话语权的群体,尤其是精英或强势群体共同建构,并通过报纸、网络、电视等传播方式,以及各种评价体系,不断推广与强化的。这和Livi所说的常识具有根本的区别。

  作为一定群体建构的结果,常识(经常以隐性的方式)主要体现了这一群体的利益和价值观,并因主要受制于这一群体的经验与智慧而使其合理性具有了相对性与局限性。在教育领域,教育常识更是经常以隐性的方式传递了大量的规范与价值观。换言之,不同国家、民族或群体主导的教育常识所体现的规范与价值观主要为一定群体的利益服务,必然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其合理性也必然具有相对性与局限性。

  教育常识的社会建构性同时决定了其具有历史性,主要体现了处于一定历史背景中的一定群体的价值观、利益、经验与智慧。因此,即使同一个国家或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也会存在不同的教育常识。

  教育常识的社会建构性与历史性揭示了其富含规范性、价值性及其合理性的相对性与局限性,但教育常识的优先性、渗透性、单向度性、流行性等却不同程度地遮蔽了教育常识的社会建构性与历史性,而将教育常识“美化”成完全普适的、跨文化的和永恒不变的,也就是说,教育常识内在包含的价值观、群体利益及其合理性的相对性与局限性“被遮蔽”“被忽视”了。换言之,那种对教育常识因其社会建构性与历史性而蕴含的规范、价值观不加怀疑与批判的态度,极有可能会背离某一国家教育的合理价值观与规范性,而且会强化教育常识的自我强化机制与保守性,其结果要么是导致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失控”,要么是导致教师的专业成长停滞不前。

  综上所述,教育常识所具有的优先性、渗透性、单向度性和流行性,对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最大的潜在消极影响是在不同程度上培养乃至强化了教师对教育常识的顺从意识,削弱甚至剥夺了教师对教育常识的反思、批判与超越的意识与能力,易于使教师错过通过自觉地对自我(包括自身所具有的教育常识)进行反思与超越进而实现自身专业成长的契机,甚至会使教师成为教育常识的“奴隶”。这在根本上与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理念背道而驰。Carr等人明确指出,“应该摒弃的是无反思的态度,进而采纳一种对已有教育信条更加富有批判性与科学性的态度”。〔18〕教育常识所具有的社会建构性与历史性虽然使教师对其所包含的价值观及其合理性进行反思成为了可能,但教育常识所具有的其他四种特性却又使教师忽视了对教育常识的价值观及其合理性的反思。这最终可能会导致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偏差与停滞不前。总之,化解教育常识潜在消极影响的核心与关键是帮助教师实现从对教育常识自发地顺从、无反思与无批判向自觉地以教育常识为对象进行反思、批判与超越的根本转变。

  体育意识是指人们从事(参与)体育实践的产物,是人们对体育实践,体育运动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以及各种内外关系等方面的精神活动的总和。现在国家提倡“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为了使中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所以要培养中学生至少掌握一门体育技能,因此了解目前中学生体育习惯、体育意识的现状等,对在体育新课程理念下对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现在大多数中学都以重视文化课为主,对体育科目重视程度不够,大多数学生也缺乏体育方面的意识和锻炼身体的习惯,这对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和终身体育的方针造成了障碍,所以应加强中学生的体育意识,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所以学校体育肩负着要为学生打好终身体育基础的重任,但是要把它真正变成实际有效的学校体育实践,还有着一段很长的路要走,现在的中学生学习压力大,体育意识薄弱,没有良好的体育习惯,根据目前中学普遍存在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自觉性较差的现象,学校体育要为学生打好终身体育基础和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是:第一步要抓好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第二步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根据研究目的制定《中学生体育习惯、体育意识现状问卷》,发放问卷120份,收回问卷120份,有效问卷120份,有效问卷100%。

  通过对收集的全部调查问卷的数据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储,综合采用了Excel等软件进行了相应统计处理和相关分析,并根据统计数据进行表格绘制和图表制作。

  在研究过程中,查阅中国期刊网,中国论文全文数据库的大量资料。认真研读了体育期刊中关于体育意识,体育习惯,体育行为等方面的文章,除此之外还查阅了与本论文有关的的专著,涉及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教育学等,为本课题的研究、设计、分析提供了客观的理论依据。

  由表1可见,初中男生27.5%喜欢体育活动,3.4%不喜欢,初中女生13.7%喜欢体育活动,17.6%不喜欢,高中男生17.2%喜欢,高中女生17.2%喜欢,3.4%不喜欢,总体来看,男生44.7%喜欢体育活动,3.4%不喜欢;女生30.9%喜欢体育活动,21%不喜欢;总共75.6%的中学生喜欢体育活动,24.4%不喜欢。此表还显示出,男生比女生更喜欢体育活动。表明了大部分中学生对体育活动都是喜欢的。

  由表2可见,除体育课外,初中男生3.4%每周没有锻炼,10.7%每周锻炼一次,6.8%每周锻炼两次,10.3%每周锻炼三次以上;初中女生13.7%每周没有锻炼,10.7%每周锻炼一次,3.4%每周锻炼两次3.4%每周锻炼三次,高中男生6.8%每周锻炼两次,10.3%每周锻炼三次以上;高中女生3.4%每周没有锻炼,6.9%每周锻炼一次,6.8%每周锻炼两次,3.4%每周锻炼三次以上;总体来看,男生3.4%每周没有锻炼,10.7%每周锻炼一次,13.6%每周锻炼两次,20.6%每周锻炼三次以上;女生17.1%每周没有锻炼,17.6%每周锻炼一次,10.2%每周锻炼两次,3.4%每周锻炼三次,3.4%每周锻炼三次以上;总共20.5%的中学生每周没有锻炼,28.3%每周锻炼一次,23.8%每周锻炼两次,3.4%每周锻炼三次,24%每周锻炼三次以上;而且男生的锻炼次数大于女生,高中生的锻炼次数大于初中生。表明大部分中学生每周都有不同次数的锻炼,而且随着年级的增高,锻炼次数也相应加。

  由表3可见,初中男生20.6%经常参与的体育活动是篮足排,6.8%经常参与的是羽毛、乒乓球,6.9%经常参与的是跑步;初中女生17.2%经常参与的是羽毛、乒乓球,3.4%经常参与的是力量练习,6.9%经常参与的是跑步,3.4%经常参与的是跳绳;高中男生6.8%经常参与的体育活动是篮足排,10.3%经常参与的是力量练习,高中女生3.4%经常参与的体育活动是篮足排,10.3%经常参与的是羽毛、乒乓球,4.2%经常参与的是跑步;。总体来看,男生27.4%经常参与的体育活动是篮足排,6.8%经常参与的是羽毛、乒乓球,10.3%经常参与的是力量练习,6.9%经常参与的是跑步;女生3.4%经常参与的体育活动是篮足排,27.5%经常参与的是羽毛、乒乓球,3.4%经常参与的是力量练习,11.1%经常参与的是跑步,3.4%经常参与的是跳绳;总共有30.8%的中学生经常参与的体育活动是篮足排,34.3%经常参与的是羽毛、乒乓球,13.7%经常参与的是力量练习,17.8%经常参与的是跑步3.4%经常参与的是跳绳;因此,篮足排和羽毛、乒乓球是中学生经常参与的体育运动。表明中学生的体育兴趣主要倾向于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和乒乓球。

  由表4可见,初中男生6.8%很注意锻炼身体的科学性,24.1%不注意;初中女生10.3%很注意锻炼身体的科学性,20.6%不注意;高中男生10.6%很注意锻炼身体的科学性,6.8%不注意;高中女生3.6%很注意锻炼身体的科学性,17.2%不注意,总体来看,男生17.4%很注意锻炼身体的科学性,30.9%不注意;女生13.9%很注意锻炼身体的科学性,37.8%不注意;总共31.3%的中学生很注意锻炼身体的科学性,68.7%不注意。表明大部分学生在体育锻炼的时候都不是很注意方法是否科学。

  由表5可见,初中男生13.7%会坚持到底17.2%实在承受不了就放弃,初中女生6.8%会坚持到底17.4%实在承受不了就放弃,6.8%直接放弃;高中男生6.8%会坚持到底3.6%实在承受不了就放弃,6.8%直接放弃;高中女生10.3%会坚持到底10.6%实在承受不了就放弃,总体来看,男生20.5%会坚持到底19.8%实在承受不了就放弃,6.8%直接放弃;女生17.1%会坚持到底18%实在承受不了就放弃,6.8%直接放弃;总共有37.6%的中学生会坚持到底,有48.8%的中学生认为实在承受不了就放弃,有13.6%的中学生会直接放弃,表明大部分中学生还是有面对困难的勇气。

  由表6可见,初中男生3.4%会大声指责,3.4%会放弃比赛,24.1%会鼓励同伴,奋起直追;初中女生3.4%会大声指责,27.6%会鼓励同伴,奋起直追;高中男生3.4%会放弃比赛,13.9%会鼓励同伴,奋起直追;高中女生20.8%会鼓励同伴,奋起直追;总体来看,男生3.4%会大声指责,6.8%会放弃比赛,38%会鼓励同伴,奋起直追;女生3.4%会大声指责,48.4%会鼓励同伴,奋起直追;总共有6.8%的中学生会大声指责,有6.8%的中学生会放弃比赛,有86.4%的中学生会鼓励同伴,奋起直追。表明大部分中学生有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由表7可见,初中男生6.8%经常去,24.1%偶尔去,初中女生13.9%偶尔去17.2%从不去,高中男生6.8%经常去,10.5%偶尔去,高中女生3.4%经常去,13.9%偶尔去3.4%从不去,总体来看,男生13.6%经常去,34.6%偶尔去;女生3.4%经常去,27.8%偶尔去,20.6%从不去;总共有17%的中学生经常去,62.4%的中学生偶尔去,20.6%的中学生从不去,显示出,大部分学生都是偶尔去参加体育运动。表明大部分中学生还是有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但缺乏持之以恒。

  由表8可见,初中男生20.6%认为科学锻炼很重要,10.3%认为不重要,初中女生31.3%认为科学锻炼很重要,高中男生17.2%认为科学锻炼很重要,高中女生20.6%认为科学锻炼很重要,总体来看,37.8%的男生认为科学锻炼很重要,10.3%认为不重要,51.9%的女生认为科学锻炼很重要,总共89.7%的中学生认为重要,10.3%认为不重要,表明有小部分中学生对科学锻炼方法认识不够。

  由表9可见,初中男生17.2%听说过,13.6%从没听说过。初中女生10.3%知道但不了解,10%听说过,10.3%从没听说过。高中男生4.4%知道并了解,6.8%听说过,6.8%知道但不了解,高中女生10.3%知道但不了解,10.3%从没听说过。总体来看,男生4.4%知道并了解,6.8%知道但不了解,24%听说过,13.6%从没听说过。女生20.6%知道但不了解,10%听说过,20.6%从没听说过。总共有4.4%的中学生知道并了解,有27.4%的中学生知道但不了解,有34%的中学生只是听说过,剩下34.2%的中学生是从没听说过。显示出,高中生对“终身体育”的了解程度大于初中生,男生的了解程度大于女生。表明中学生对“终身体育”的意识还比较淡薄,尤其是女生更为薄弱。

  由表10可见,初中男生24.1%对科学锻炼方法知道一些,6.8%几乎不知道。初中女生13.7%对科学锻炼方法知道一些,17.2%几乎不知道。高中男生17.2%对科学锻炼方法知道一些,高中女生3.6%对科学锻炼方法知道,17.4%知道一些,总体来看,男生41.3%对科学锻炼方法知道一些,6.8%几乎不知道。女生3.6%对科学锻炼方法知道,31.1%知道一些,17.2%几乎不知道;总共有3.6%的中学生是知道,72.4%的中学生是知道一些,有24%的中学生几乎不知道。大部分学生对科学锻炼方法都只是知道一些,而且高中生的了解程度大于初中生,男生了解程度大于女生。表明中学生对科学健身方法了解不够,掌握不够。

  由表11可见,初中男生3.4%自己不感兴趣,23.6%学业负担太重,3.4%其他原因。初中女生17.2%自己不感兴趣,10.1%学业负担太重,6.6%其他原因。高中男生3.4%自己不感兴趣,6.2%学业负担太重,6.4%其他原因。高中女生3.4%自己不感兴趣,13.1%学业负担太重,3.2%其他原因。总体来看,男生6.8%自己不感兴趣,29.8%学业负担太重,9.8%其他原因。总共有27.4%的同学认为影响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是自己不感兴趣,有53%的中学生认为是学业负担太重,没时间,有19.6%的中学生是其他原因。大部分学生认为影响体育锻炼的原因是学业负担太重。

  由表12可见,初中男生13.7%认为参加体育锻炼能提高学习效率,17.8%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初中女生17.2%认为参加体育锻炼能提高学习效率,13.7%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不能提高学习效率,高中男生10.3%认为参加体育锻炼能提高学习效率,6.8%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不能提高学习效率,高中女生13.7%认为参加体育锻炼能提高学习效率,6.8%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不能提高学习效率。总体来看,男生14%认为参加体育锻炼能提高学习效率,24.6%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女生20.9%认为参加体育锻炼能提高学习效率,20.5%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不能提高学习效率。总共54.9%的中学生认为参加体育锻炼能提高学习效率,45.1%的中学生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其中高中生认为能的大于初中生。表明有部分初中生对参与体育活动的意义和作用了解的不够到位,也表明了他们的体育意识还是比较薄弱。

  由表13可见,初中男生10.3%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健身,20.6%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娱乐,3%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交流;初中女生10.3%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健身,10.3%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娱乐,3%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交流,5.8%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满足别人要求、凑份儿;高中男生10.3%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健身,3.4%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娱乐,3.4%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满足别人要求、凑份儿;高中女生17.2%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健身,3.4%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满足别人要求、凑份儿;总体来看,男生20.6%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健身,24%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娱乐,3%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交流;3.4%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满足别人要求、凑份儿;女生27.5%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健身,10.3%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娱乐,3%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交流;9.2%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满足别人要求、凑份儿;总共有48.1%中学生认为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健身,33.3%认为是娱乐,6%认为是交流12.6%认为是满足别人要求、凑份儿。大部分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健身和娱乐,其中,初中生大部分认为是娱乐,高中生大部分认为是健身。说明他们对体育锻炼的意义有一定的认识,但趋向于体育运动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由表14可见,初中男生24.1%认为体育活动能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6.9%认为体育活动不能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初中女生27.5%认为体育活动能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3.7%认为体育活动不能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高中男生13.7%认为体育活动能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3.5%认为体育活动不能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高中女生20.6%认为体育活动能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总体来看男生37.8%认为体育活动能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10.4%认为体育活动不能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女生48.1%认为体育活动能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3.7%认为体育活动不能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总共85.9%的中学生认为体育活动能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14.1%的中学生认为不能。表明中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认识比较到位,体育意识水平比较高。

  本调查结果表明,75.6%的中学生喜欢体育运动,24.4%不喜欢体育运动;除体育课外,20.5%的中学生每周没有锻炼,28.3%每周锻炼一次,23.8%每周锻炼两次,3.4%每周锻炼三次,24%每周锻炼三次以上;中学生一般参加的运动项目是篮足排和羽毛、乒乓球,其中男生大部分是篮足排,女生大部分是羽毛、乒乓球;运动时,31.3%的中学生很注意锻炼身体的科学性,68.7%不注意。在体育运动或比赛中遇到困难时,有37.6%的中学生会坚持到底,有48.8%的中学生认为实在承受不了就放弃,有13.6%的中学生会直接放弃,在体育比赛或游戏时,如果同伴的失误造成落后,6.8%的中学生会大声指责,有6.8%的中学生会放弃比赛,有86.4%的中学生会鼓励同伴,奋起直追。

  本调查结果表明,在节假日,有17%的中学生经常主动去参加体育锻炼,62.4%的中学生偶尔去,20.6%的中学生从不去,有89.7%的中学生认为锻炼方法的科学性很重要,10.3%认为不重要,通过对中学生关于“终身体育”了解程度的调查得出,有4.4%的中学生知道并了解,有27.4%的中学生知道但不了解,有34%的中学生只是听说过,剩下34.2%的中学生是从没听说过。在关于中学生对科学健身方法了解程度的调查得出,有3.6%的中学生是知道,72.4%的中学生是知道一些,有24%的中学生几乎不知道。有27.4%的同学认为影响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是自己不感兴趣,有53%的中学生认为是学业负担太重,没时间,有19.6%的中学生是其他原因。有54.9%的中学生认为参加体育锻炼能提高学习效率,45.1%的中学生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不能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对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原因的调查中得出,有48.1%中学生认为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健身,33.3%认为是娱乐,6%认为是交流12.6%认为是满足别人要求、凑份儿。85.9%的中学生认为体育活动能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14.1%的中学生认为不能。

  (1)大部分中学生都比较喜欢体育运动,尤其偏向于带有趣味性和娱乐性的运动,除体育课外,大部分中学生每周都会不同次数的参加体育运动,但缺乏持之以恒,而且在运动过程中不太注意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在遇到困难时,大部分中学生会坚持,但缺乏坚定的信念。

  (2)大部分中学生在节假日会主动参加体育运动,但大部分是偶尔去,缺乏持之以恒,大部分中学生对科学锻炼方法的意义认识很明确,但对“终身体育”的意识比较薄弱,对科学的健身方法了较不够,掌握不够,大部分中学生认为体育运动能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增强班级之间的凝聚力,表明他们对体育意识有一定的认识水平,大部分中学生都是因为学业负担太重,没时间,从而影响体育锻炼。

  鉴于以上调查结果,要改善中学生的体育习惯,提高中学生的体育意识,加强中学生的体育锻炼,增强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就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体育法》的第三章,第十八条明确规定:“学校必须开设体育课,并将体育课列为考核学生学业成绩的科目”同时,第十七条强调:“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将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人才”。所以要健全学校体育教育体系,改善体育场地和设备,提高教学质量,丰富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

  (2)要加强中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认识,提高中学生的健康知识与健康意识,改善中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增强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激发其体育锻炼的动机,培养其体育锻炼的兴趣,促使中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参加体育锻炼。

  (3)多开设一些趣味性、娱乐性强,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使中学生掌握一门体育技能,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4)培养和完善健康体育教育队伍,有计划地加强对中小学健康教育体育教师的培训,加大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新颖的教学手段,加强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增加体育理论课时数、扩大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体育锻炼和卫生保健的有关知识。在体育实践课中,要课内课外结合,加强理论指导下的锻炼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大胆去实践,对涉及到有关键身的知识和方法要重点讲,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5)以学生为主体,多注意和采用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学生的要求来改善学校体育课程。

  [1] 王清忠. 对北京高校体育学研究生体育意识、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D].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3年1月(P28).

  [2] 梁莉. 中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以酒泉市城区高中学生为例[D].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年11月(P41).

  [3] 赵燕. 对沈阳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意识的研究[D].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0年4月(P3-P4).

  [4] 耿晓. 2008年奥运会(筹备期)对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影响的研究[D].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年2月(P10-P12).

  [5] 孙玲玲. 不同体育课程模式对我国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影响的对比研究[D].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年6月(P34).

  [6] 马为民. 中美(三所)大学学生体育意识形成的社会学分析——兼论大学生体育意识[D].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3年1月(P7-P9).

  [7] 李鸿. 终身体育思想应用于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浅析[D].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年5月(P8).

  [8] 刘娟. 对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探讨[D].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年6月(P3).

  [9] 胡群英. 试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D].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年6月(P2-P3).

  [10] 何锦辉. 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做好中学体育教学工作[J]. 宁夏教育,2006年07月(P100-P101).

  [12] 王天毅. 浅谈如何帮助学生养成体育习惯[J]. 内蒙古体育科技,2000,6(P89、P94).

  [13] 翟元、杜长亮、崔建. 确立健康第一思想,培养终身体育习惯[J]. 健康教育,2006年第3期(P77-P78).

  1.1许多高校对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重视度不足经调查显示,在我国的高校体育类专业当中,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学时太时、设备不足,以及师资配置不合理体现出学校有关方面对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重要性的意识不到位。在体育教育的教学内容的设置当中,仍然是以传统的教学内容为主,即侧重于学生的体能的训练,而对于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生理和心理问题,关注的则较少,这就导致了体育类学生没有基本的自我保护的知识,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的不利。例如,某高校对于篮球专业的学生,所设置课程内容大多数都是篮球技能的训练课程,如何进球、扣篮等等,缺乏关于学生在篮球训练过程中遇到紧急意外伤害该如何处理的问题,暴露了忽视学生基本的自我调理、调节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之培养体系上的缺陷,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1.2体育保健与康复施教范围小就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的施教群体的乏味来看,还是主要集中在一些具有生理残疾的学生人群当中,这样的范围是非常的小的。其实在体育教育当中,不只是那些体弱病残的学生需要学习体育保健和康复的知识,生理健康的学生也需要。体育教育的更大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设置的学科。例如,营养卫生、急救常识以及合理运动科学健身等知识是每个学生都应具有的,如果只放眼于狭隘理解而忽略更大群体的需要,势必影响体育与健康教育目的之实现。

  1.3体育保健与康复心理课程较少综观当前高校所设置的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大多是生理类课程,也就是说对规避身体伤害方面的教育较多,但关于心理方面的保健则做的较少。体育专业的学生,在进行体育训练的过程中,经常为遇到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因自身的身体素质不能达到标准而造成,也有可能是因为所使用的方法不得当所造成的。如果没有及时引导学生排解的话,学生就很容易产生挫败感,容易使学生轻易就放弃自己所追求的梦想。例如,在短跑训练中,很容易就出现韧带拉伤的情况,而且因为亚洲人的体能特点,也很难实现短时间内的快速奔跑,所以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就非常容易灰心丧气。而在体育保健与康复的课程中却没有帮助学生应对这类问题的方法,学生就很容易失落和挫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2.1加强认识,积极设立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没有认识到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在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上的短板,所以加强这一课程的认识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前提,并着手工作使体育保健与康复知识技能成为学生必学内容,以及体育保健康复学科为体育专业必修课。其次,校方和老师还要意识到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对于体育学生的重要性,只有认识到其重要性,才会认真考虑将课程列入到教学设计方案当中。最后,校方必须将此付诸行动,如果不能付诸于行动,那么一切都只能是空想,没有任何实际作用。建立校方领导和老师对于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的认识的方法有很多,例如:组织研讨会,或者是在学术年会论坛,通过宣讲、实物展示等方式让他们认识到体育保健与康复这门课程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使之在学校中就会与校方领导和老师探讨这个问题,从而掀起一股重视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的风气。

  2.2扩大范围,使这门课程惠及全体体育类学生时下高校所设立的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惠及的学生范围还是十分有限,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体弱病残的学生固然需要体育保健与康复类的课程帮助、引导他们自信、顽强、健康的成长,难道身强体健的学生就不需要吗?难道他们在体育训练、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就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吗?答案当然是否。因为在体育训练当中,即使是身强体健的学生,也会经常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也会遭遇到许多的挫折,他们也需要指导和帮助。所以高校必须括大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在体育类学生当中的施教范围,必须使体育保健与康复课能够对每一个体育类高校学生都发挥积极的作用。使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江集所有体育类高校学生的最佳方法就是将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纳入到教学计划当中。例如,高校在教学设置中,明确规定必须为体育类专业的学生开设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或者是直接向国家申报该课程专业,使其更加规范化。

  2.3增加内容,心理教育列入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以往的教育实践表明,心理上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因为当学生拥有坚强的意志,乐观的心态,豁达的态度等,才能够使他们更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不仅有必要的体育卫生、运动医务监督、运动损伤防治和康复体育等知识,更要有心理知识保持心态平衡面对挫折。所以,必须在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中,增加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主要指的是引导学生如何面对体育教育当中遇到的挫折和挑战,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帮助学生调节情绪,积极乐观面对学习和生活等内容,这些内容都是有利于学生建立一个坚强的个性的内容,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的帮助非常的大。例如,在羽毛球训练当中,学生必须自己单独的进行大量重复的训练,这些训练通常使他们感觉到很焦躁,而且因为经常进行单独的训练,他们的团队意识就不及篮球和足球等体育项目的学生强,所以在为学生教授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的时候,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必要的心理指导,帮助学生摆脱焦躁、烦闷的情绪。

  2.4充分利用学生社团,开展体育保健康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学生社团在丰富课余生活培养健康意识、增强学生信心提高自我发展潜能以及拓宽专业知识培训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充分利用学生社团在课余时间开展体育保健康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能得到更好的提升效果。例如所在学校阿坝师专(四川民族师范学院筹),成立有“同一健道美道协会”、“心理协会”等学生团体,响应校方关于学生社团作出的“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讲座”的号召,积极开展“体育保健康复技能竞赛”、“健康知识讲座”和“体育保健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在提高学生体育保健康复知识方面,得到了领导和师生的好评,并在公共体育和专业体育教学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1世纪的人才是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结合,其中知识是基础。中专生的年龄、知识层次决定了他们求知、思维方式、人生态度的可塑性强,同时也反映出对体育与自身健康、健美、生长发育等的多种需求。在当今全方位体育中,从理论教学的时数和内容上来扩充对中专生全民健身的认识,适当增加理论课教材,目的是通过理论知识的传递,产生认识的升华,形成体育生活化的现代文明意识。

  体育竞赛对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特别是参与体育对培养体育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竞赛的内容、方式、方法不同,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可能发挥的效能也有很大区别。从近来中职学校体育竞赛的形式与内容来看,颇有正规化、大型化、专项化的发展趋势,学校正常的群体竞赛活动日趋向竞技体育靠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竞赛项目追求与竞技运动比赛项目对应;二是参赛人数的局限性,造成校园体育竞赛活动经常出现“全能选手”或“老面孔”现象;三是学校体育运动竞赛项目追求正规化,导致体育教学与课外群体活动的内容脱节,使广大学生失去了参与竞赛的机会,而少数员又极易脱离群众,较难发挥个体的作用;四是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之下,学校体育竞赛活动也逐渐渗入商品意识,不少学生在参加各项运动竞赛取得名次的同时都能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有些学校和单位还模仿国家参加世界大赛活动的方法,定指标、定奖金以刺激员。这种做法与强化全体学生的体育意识是背道而驰的。

  中职生的地区差异、个体差异和性别差异等,造成了自我身体锻炼目标的复杂性。体弱多病、运动能力较差者,自我锻炼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机体抵抗力和适应能力,促进正常发育,提高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以满足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体质状况与运动能量一般者,自我身体锻炼的目标应确定在达到《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及格以上等级。体质状况与运动能力较好但缺乏运动基础与经验者,自我身体锻炼的目标应该达到《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优秀等级,并从基础开始进行适合的专项运动训练。体质状况与运动能力较好并具有一定的运动基础与经验者,自我身体锻炼的目标确定应该是达到国家等级运动员二级以上的标准并在校内外运动竞赛中获得好成绩。

  (1)早操。对终身体育者特别是中职生来说,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的身体锻炼是极其有效的方式、方法,早操锻炼效果主要取决于锻炼内容和强度。

  (2)健美、健身运动。中职生正处于最具有生命力与表现力的阶段,具有丰富的审美追求,健美操、健身运动能促进他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因此,中职生要加强自我终身运动,克服学校体育教育的“重智轻体”片面追求文化知识的错误思想,做到锻炼身体的科学化、知识化、经常化。

  (3)娱乐体育。未来中职教育的发展趋势是高科技、高效率的,节假日、闲暇之余,中职生将会更多地需要娱乐性体育活动,促进其身心的协调、健康发展。

  (4)运动康复与医疗性体育。教师要不断地加深中职生对运动康复的认识和对医疗性体育活动的积极参与,增加其对终身体育运动意义和作用的进一步认识与体验。

  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逐渐养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模式,在生理学上已形成动力定型和生物钟节奏,坚持经常锻炼就会逐渐养成身体锻炼习惯。

  中职生毕业后能否继续进行有益的体育活动,虽然会受许多客观条件影响,但最根本的还取决于自身的体育素养。而一个人的体育素养最主要的取决于学校的体育。

  体育素养实际上就是体育文化水平。它主要包含体育意识、基本活动能力、基本运动能力、基本体育知识以及从事体育锻炼、身体娱乐与欣赏体育比赛的能力等。中职生在长时期的学校体育熏陶中,能初步形成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体育素养的发展是随着学生体育实际能力的提高而进入更高层次的,这就需要体育教师结合体育教学、课外体育等体育实践活动给予科学、系统、卓有成效的指导,使之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而中职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形成和培养,正是在意识、能力基础上形成的。

  高中体育教育教学的立足点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中体育教学工作应当始终围绕这一目标要求,不断创新理念与方法,让学生掌握丰富的体育知识,提高体育技能水平,并增强坚韧不拔的情感意志,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在高中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对体育常识的知晓率,增强学生对体育常识和卫生保健知识的掌握效果。教师应当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教学信息量,传统的教学活动分为室内课与室外课,体育常识传授一般在室内课进行,这种狭隘的教学理念应当予以完善,室内课与室外课应当同步强化对学生的体育常识传授。在室内课教学中,教师应当改变完全口头讲授的方式,将信息教学媒体的作用发挥出来,以其巨大的信息容量和生动的演示效果,为体育教学活动增加丰富的知识信息。我在教学中,经常性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开展教学,如向学生介绍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播放介绍体育赛事和体育明星等方面知识的内容,这样不仅增加了课内信息量,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广泛涉猎各种媒体,从中汲取丰富的体育知识。当前,仅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显然难以获得足够的体育知识信息,利用各种媒体能够弥补这一缺陷,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通过上网、看书读报等方式,全方位地了解体育方面知识,增加自己的体育知识积累。另外,教师还应当活化教学方式,积极发挥各种形式活动的作用,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储备。如有的教师在学生中开展体育小报编辑活动,要求学生将自己搜集的各方面体育知识整理筛选出来,编辑成体育知识小报,以这样的方式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并进行评比活动,以赛促学,能够寓教于乐,强化教学效果。通过上述方式,学生在体育知识掌握方面能够不断巩固和深化,长期积累能够让学生积淀丰富的体育知识。

  体育能力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锻炼和竞赛等各种与体育相关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近年来的研究还包括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抓住重点,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1.教师应当强化学生体育基本能力的培养。体育基本运动能力是学生开展体育学习锻炼的基础性条件,在项目教学中具有工具性作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强化对学生进行锻炼方法和技能技巧指点,帮助学生提高身体耐力和心肺功能,增强基础性体力,为有效开展体育学习与锻炼奠定基础。

  2.教师要强化对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这也是终身体育意识的主要表现之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掌握体育训练与运动的基础上,能够按照科学的体育理论指导,立足于环境、条件和自身机体机能状态,合理地安排体育锻炼活动。在这个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机能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制订切实可行的锻炼与运动计划,运动量要适中,不能超过自身的体能承受极限,要恰到好处,还要保证运动方式适合自己的身体状态。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科学掌握体育锻炼的间隔,因为在开展剧烈的运动之后,消耗大量的体力,其中需要一个恢复的过程,这一个过程的长短不仅与运动量有关,而且与训练者自身的身体机能有关,要结合不同的方面科学安排训练活动的间隔,做到身体状态有张有弛,保持良好。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因为锻炼活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应当伴随一生,这就体现了终身体育意识的理念,教师应当教育学生,经常性开展体育锻炼活动,能够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

  3.教师要强化对学生保护能力的培养。自我保健能力也是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在开展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使自己的身体状态与运动相适应,防止突然运动导致身体受伤j9九游会。在运动结束之后,还要进行身心舒缓与放松的活动,及时调整身心。另一方面,在运动中还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对于运动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伤害及时避免,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既要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又不能伤害到他人。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当对学生进行急救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一些意外伤害自救与急救的知识技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自卫方面的传授教学,如向学生传授擒拿格斗、防身术等方面的内容,以此提高面对不法伤害的自我保护能力。

  4.教师要强化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体育中蕴含着多种形式的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发现美、感悟美,从而创造美。体育动作的规范整齐是一种美,体育竞赛中的团结友爱是一种美,健康的体魄也是一种美,只有引导学生从内心感悟到这样的美,才能够发现美、创造美、表达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影响到学生的人生理念与行为习惯。

  幼儿园健康教育工作总结1抓好幼儿园的健康教育是根本上解决不良卫生行为问题的战略举措。通过幼儿园健康保健卫生教育,是增强幼儿健康观念,培养健康习惯和建立健康行为的最有效手段。结合幼儿园健康教育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遵循预防为主,严堵源头为重的原则,成立以园长为组长、副园长为副组长,各班班长、医务人员为成员的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使幼儿园对健康教育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切实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幼儿园健康教育管理组织,即幼儿园领导、医务室与班主任、家长委员会的管理网络体系,组织学习教育部、市教育局下达的有关贯彻、落实幼儿园卫生健康教育等文件,进行动员宣传教育。

  根据教育部和卫生部幼儿园健康教育要达到的要求,提高幼儿健康促进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培养幼儿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改善幼儿的健康从而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改善体质和精神健康。

  按照幼儿园健康教育基本要求,将健康教育纳入幼儿园教学计划,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通过常规教育、讲解故事等形式,将有关知识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使健康教育工作做到制度化、经常化、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反复强调、不断渗透、贯穿整个学年,确保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贯彻、落实、有效。

  结合幼儿园的实际,针对孩子的年龄的特点,把健康教育以活动课的形式展开教育活动。利用多媒体、电视、家长园地等广泛开展卫生知识,幼儿期生理卫生保健、禽流感等流行性疾病的预防知识宣传。并根据季节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饮食卫生、营养卫生等宣传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和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完整的结合在一起。健康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和幼儿园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一致的。

  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师生对常见疾病预防基本知识的知晓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园的政策、制度及教师对健康教育的认识也有了很大进步。幼儿的日常卫生行为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纸、经常洗手等不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已幼显着成效。我们已确保健康教育工作贯彻执行并落到实处。

  幼儿园健康教育工作总结2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父母对孩子都是百依百顺,从而形成了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那么,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必须从小做起,养成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加强自我保健的能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教师为他们提供良好的保育和教育则有利于幼儿形成有益终身的健康行为方式。

  首先:在幼儿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丰富幼儿的健康知识,教给幼儿促进和保持健康的方法行为,从而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体育锻炼习惯。可以用丰富的知识、动作和行为练习、讲解示范、体育游戏,训练行为,培养习惯等方式进行。其次:在幼儿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发挥健康教育的各种功能。例如: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并与其他学科结合进行最后:在培养幼儿健康行为过程中,要集体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先针对群体进行教育,改变整个群体的行为卫生习惯,来影响个体行为的形成,“大家都这样,我也要这样”。再针对个别特殊幼儿多提醒、多关心、多指导,使整体幼儿获得较全面的健康教育。

  本年度,在老师不断地提醒下,幼儿大致上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在身体发展方面:通过户外体育区域活动、远足活动、户外体育游戏促进幼儿大肌肉发展达到肌体的有效锻炼:幼儿能较协调地走,跑、跳,属于中等水平的约有70%,学会了一个跟着一个走成圆圈,学会了做模仿操等。小肌肉动作方面,多数幼儿小肌肉发展不够灵活,表现为有的幼儿不会系纽扣,还有的幼儿串珠、撕纸等不够灵活自如等。

  在自我保健方面,通过对幼儿的精心保育和向幼儿进行自我保健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从而使幼儿适应外界变化和抵御疾病能力的增强。但游戏中,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季节变化,不懂得自行增减衣。在生活能力方面,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普遍较低。穿衣、整理床上用品较为困难,饭后漱口、擦嘴的常规有时仍需老师不断地提醒。在心理健康方面,通过创设宽松和谐平等的班级氛围,开设各种游戏区域活动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增强自信心,促进交往能力的发展,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

  幼儿园健康教育工作总结3卫生与健康教学工作是幼儿园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整个民族未来的振兴与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幼儿园十分重视卫生与健康的教育工作,通过课堂教学、日常监督、卫生清洁劳动、户外活动锻炼等,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增生健康知识,培养良好卫生行为习惯,提高环保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现将本学年卫生健康工作总结如下:

  领导小组对幼儿园的健康教育活动进行监督和指导。同时加强领导干部健康意识,不定期开展健康知识咨询活动,组织学习常见病、流行病的预防措施,指导防患。

  一是保证授课时间,将卫生健康教育安排进课程表,确保每周上课一次;二是保证有授课人员,幼儿园分三个班(大班、中班、小班)落实卫生健康教育,三是保证有内容,幼儿园班主任自编教案一份,全园共享资源;教师根据孩子年龄特点,在课堂中随时渗透。

  利用家长会、家园交流材料、发放宣传品等多种形式,专设“健康教育园地”,根据季节更换,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提醒师生注意身体变化,防患流行病的传播,介绍防疾病常识,及时控制流行病的传播,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同时加强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幼儿的成长引起的生理心理的变化,及时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和身体检查。

  任科教师与卫生保健老师做到了密切配合,一方面能教育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每天坚持上好户外活动和八个一活动;另一方面加强保健指导,不断增加孩子的体制健康。要求班主任每周一坚持个人卫生检查,使大多数孩子做到头发指甲整洁,面、耳、颈干净,衣服鞋帽干净整齐。幼儿园也能配合上级部门做好每年的孩子体验工作。

  其他任课教师在上课时也注意到了孩子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如“写字姿势”、看书的正确姿势”及正常活动等。使我们的孩子真正了解了健康的含义,提早走进健康生活、学习的行列。

  随着20世纪80年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迅速推广,体育产业已经成为一项全球产业,已经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j9九游会。例如世界杯足球赛、美国的NBA篮球联赛等全球性体育赛事,无不汇聚了全球的目光。尽管在国际化的体育产业中,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特点并不那么清晰,但体育领域的无形资产和知识产权仍然具有明确的拥有者和国籍。我国加入WTO和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以后,国人对体育产业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尤其在我国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的短短30年时间内,全民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的法规建设可谓迫在眉睫。

  奥林匹克运动自诞生之日就是和体育等无形资产的营销并行发展的。例如,在1997年至2000年的奥林匹克周期中,电视转播权收入占51%、TOP赞助收入占15%、国内赞助占18%、门票占13%、许可证和其他收入占3%。由此可见,知识产权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经济收入均可在体育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体育无形资产所蕴含的巨大经济价值,可对商家造成极大的吸引力。然而,由于体育无形资产具备了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仅仅是一种非物质性的无形物,它必须物化到一定的载体上才能为人们所感知和利用。人们只有通过各种文件、徽记、名称、音像制品及其他有关的载体形式来认识和使用体育产业中的知识产权。这种无形性特征决定了所有人并不能像物权所有人那样对有形物进行实际控制,而只是一种逻辑意义上的占有。因此现代体育产业几乎覆盖了传统知识产权的大部分类型,总的来说,可分为以下几类:

  随着我国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越来越多的人将体育与知识产权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专有名词体育知识产权,并主张将体育知识产权单独作为一类知识产权,以充分彰显国人对体育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

  体育产业中涉及专利权的行业非常多,例如体育器材、体育产品的外包装以及外形、研究体育运动各项机能的方法等等,以体育为关键词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进行检索后发现,总共有8666件专利或者专利申请公开,其中发明专利2002件,实用新型专利5834件,外观设计专利830件。

  目前商标权是体育产业中运用最多的知识产权类型,各类大型运动会的标志及各类相关产品的标志都是采用商标权进行保护,尤其是常常采用单行条例来进行保护。例如《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特殊标志管理条例》等等,此外一些体育协会也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例如篮球协会就制定了相关标志的保护制度。但是体育标志的保护与传统的商标权的保护又存在一定的区别,有其特殊性,例如奥林匹克标志就是将体育标志归于商标权保护。

  体育产业涉及著作权及其邻接权保护的内容也很多,例如为大型运动会而创作的各类声乐影视作品,还包括一些在体操运动中各类动作的创造,这些都是受到著作权及其邻接权的保护。

  体育产业中也存在很多的未披露过的信息,与传统未披露过的信息相比,作者在这里重点要提出的是新型的训练方法,很多有名的教练都有自己的一套训练方法,这些训练方法正是教练自身的智力成果,但大部分教练均并未对外公开自己的训练方法,这就构成了未披露过的信息专有权,简单来说,这种未经公布的信息专有权也属于一种商业秘密。

  我国与体育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我国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后,体育相关的知识产权才逐步引起大家的重视,因而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显得非常薄弱,具体如下:

  虽然通过我国政府的不断努力,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对于体育产业中的知识产权,社会公众还没有清晰的认识。据国家体育总局网站资料显示,1999年体育局系统省市级的体育科研所、研究中心共计35个,省市级以下的共计47个j9九游会,科研机构人员总量为1270人;从体育科技投入及立项情况来看,1999年科研专项经费和科技服务费合计1657.3万元,仪器器材费1143.54万元,外加事业费等投入年度合计5388.08万元,立项175项。2000年科研专项经费和科技服务费合计2794.2万元,仪器器材费948.27万元,外加事业费等投入年度合计6578.37万元,立项125项。2002年科研专项费和科技服务费合计3169.15万元,仪器器材费3040万元,外加事业费等投入年度合计10095.92万元,立项163项。2004年科研专项费和科技服务费合计5200.98元,仪器器材费2057.13万元,外加事业费等投入年度合计11420.22万元,立项116项。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于体育科技的投入非常巨大,但是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以“训练”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有11035件专利或者专利申请,其中发明专利5488件,实用新型专利5229件,外观设计专利318件;以“体育”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有8666件专利或者专利申请公开,其中发明专利2002件,实用新型专利5834件,外观设计专利830件。无论是以“训练”为关键词还是以“体育”为关键词,直接与体育密切相关的专利申请都不多,与全国自1984年至2010年的申请总量2325012件相比,相差还非常巨大,即便与2010年全国专利申请总量391177件相比,还不到2010年申请总量的2.5%,虽然体育产业涉及行业面广,很多可以为体育科技服务的工业行业也申请了不少专利,例如新型材料,新型电子设备等,但是与体育直接相关或者专门为体育而研发的科技创新还很不足,产生了一些科技成果,却没有形成有效地专利群,从事体育科研的从业人员,比如体育老师,他们的知识产权意识非常淡薄,有些老师对知识产权一无所知,更谈不上去寻求知识产权保护。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民族体育传统项目种类繁多,形式五花八门,据不完全统计,现已挖掘出近千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全国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155个民族传统体育基地,为传播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尤为一提的是,关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采用知识产权保护的非常少。例如武术,我国的武术派别非常多,在国人的心中很多派别都是耳熟能详的派别,我国针对不同的武术套路以及不同的锻炼方法,并没有采取相应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以武当派为例,经国家商标局网站检索,我们可以看到,包含有“武当”二字的商标有230个,几乎涉及商标的各个分类,但是我们注意到,该类中真正涉及“武当”的商标仅22件。同样以武当为例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检索,涉及“武当”的专利申请共9件,全部为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并不能有效保护各派武术已经成熟了的文化。我国武术正处于向世界推广的阶段,如何综合开发利用这些传统的武术文化,并采用合适的形式对这些民族特色的文化进行知识产权保护,迫在眉睫。

  体育标志权虽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但其客体以及商业运营收益等方面却与一般知识产权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就客体而言,以名称、徽记、吉祥物等具体形态为表现的体育标志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它主要与商标、商号等知识产权客体相似,使体育标志权突出地表现出识别性标记权的特征,同时体育标志权又与商誉、特许经营权等有所联系,表现出经营性资信权的某些特点。对于其运营和收益,体育标志权人对体育标志的直接使用大多不具有营利性,是其他市场主体为扩大商机而进行的经营行为。体育是公益性很强的社会事业,体育标志权人对体育标志通过专有使用经营或许可使用经营所获得的经济收益,仍要用于发展体育公益事业,而不能作为利润用于成员分配。因此,体育标志权与传统的知识产权还存在很大的差异。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体育标志基本上都是采用传统的商标权来进行保护的,而采用传统的商标权保护又存在着一些固有的问题,因此,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我们制定了《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特殊标志管理条例》等单行条例,采用政府法规的形式对体育标志的保护进行规范,但是我们与国外比较起来,还很不完善。以美国为例,美国采用联邦商标法和各州法进行双重保护,美国的体育标志保护经历了很长的时间才逐渐得到完善,1946年美国联邦颁布了Lanham Act,并于1947年开始实施,这是美国对于体育商标的基本法,在1995年开始实施联邦反淡化法(The Fe deral Trademark Dilution Act of 1995)也是保护体育商标的基本法条。由此看来,体育商标与传统的商标保护不同,即体育商标并不是绝对的排他保护,它的使用和保护会受到各种限制,应既考虑社会公众使用体育标志的积极性,以此来增加体育标志的价值,又要顾及各运动队的权利人对于体育标志的合理收益,最大限度地保障体育标志的合理使用和保护。

  我们要加大对体育工作者进行知识产权培训的力度,提高他们的知识产权意识,更要加大对社会公众的宣传力度,让社会公众都来了解体育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护体育产业中的知识产权。

  要加紧对传统体育项目的普查工作,建立传统体育项目保护名录,并根据具体情况积极申报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将来主张权利保留证据。同时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帮助,加强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商标总局等知识产权审批机关的沟通与联系,将传统体育项目名录报备,防止被抢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尽快出台加强传统体育项目知识产权保护的规范性文件,形成一套完整的保护体系。

  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问题不仅是一个教师教育教学技术不断娴熟的过程,也不仅是把教育教学技术逐渐变成了教育教学艺术的过程。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核心与关键,乃在于个体教育意识的全面觉醒,即个体是否开始拥有了自己独到的对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理解与觉悟,并把这种觉悟渗透在自己新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从而使得教师个体的日常教育教学实践的思想资源逐渐摆脱外在的常规或者权威性认识,而转向个体自身。

  一般说来,教师的成长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适应或者说顺应教育教学常规――对常规性教育行为的抗争与个人教育意识觉醒的萌芽――教育艺术的成熟与个人教育意识的觉醒――个人教育意识的不断完善与个体教育实践中的自觉创造。个体教育意识的觉醒并不是个体教育行为模式中的简单创新,并不是简单地跳出常规,跳出他人,自立门户,特立独行,它更多地涉及到教师对其职业生涯所面临的最基本问题的自我解答:究竟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学?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好的教学?个人教育教学实践的意义究竟在哪里?个人究竟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参与教育教学实践之中,才能使得个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更有意义?甚至,它还包括,个人的教育教学实践对自我人生意味着什么?以教育为业的个体人生怎样才能更有意义?个体教育意识的觉醒,从其实质而言,就是个体对自我教育生涯的整体性反省和觉悟。对教育生活的反思,就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教学技能技巧的反思,也可以是对个体整个教育生活状态的反思;在更深的层面,还可以成为对教师个体生命存在的品质与意义的反思。

  这样,教师教育意识的全面觉醒,就大致包括了三个阶段,或者说三个层次:首先是教师对基本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自主性把握,即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独立意识的出现,教师个人能独立、自主地完成基本的教育教学任务,能以自己的方式有效地达成教育教学目标;更进一步,教师的觉悟逐步达到对教师职业的整体参悟,即对教师职业活动的意义与价值的自我理解与独到发现,并尽可能地在自我与外在社会要求的协调中来完善自己的职业行为和职业生活,把握作为教师日常行为、一举一动的细微的教育意义的可能性,从而能在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中体现对个人教育理念、教育价值追求的细心呵护;更深层面的教育意识的觉醒,则还包括对个体教育人生的领悟与觉知,即把教育生活与个体生命内在地结合,把个体在教育实践中的探求、创造、领悟,转化成教师个体职业人生意义与价值的发现。换言之,教师的发展,不仅是教师作为职业人的成熟与发展,同时也是作为教师存在的个体生命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教师教育意识的觉醒,实际上就是教师教育生存状态的觉醒,是教师日常教育生活的觉醒,如此我们就可以在自我教育生活意义的主动发掘中,走出庸常的状态,从而获得日常教育生活品质的提升。

  为什么我们要关注教师庸常状态的改善?因为教育是人性的事业,教师自身的生命姿态对学生的影响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项富于感性、需要的事业,与此相关,一个重要的阻碍就是教师职业倦怠感的出现。当我们带着疲惫与困顿走近学生,我们的教育努力也许将事倍而功半。这时,我们可能就需要真切地回望我们的教育生涯,发掘教师职业人生的价值,认识自我人性与教育实践的细微关涉,给我们的教育行为注入人性的力量,让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中显现丰盈的人性魅力,而成为感召、引领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基础。

  教师专业意识的自主发展一方面需要不断地吸收外来的教育知识、教育思想资源,不断触动自己对教育实践的思考;另一方面又需要教师对自我教育生活的不断反思,把自身的教育经验作为文本来解读,真正把自我纳入对个体教育生涯的觉知之中,从中获得教师自主意识的提升。教师正是在对自身教育实践不断适应一超越之间,通过外来思想资源与个体内在教育经验、教育知识的不断碰撞,获得个体教育意识的生长生成。教师个体不断将外来知识融入个体日常教育生活之中,也融入个人内在教育意识之中,转化为个体对自我教育世界的发现与觉知。这种觉知可以一步步地扩展到对整个教师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的思考和觉悟,从而促进教师个体生命存在的整体觉知,提升教师生命的境界,这实际上就是提升个人教育实践的生命基础。

  教育叙事,正是这样一种将外来知识与个人经验性知识整合、引导教师教育意识不断提升的方式。叙事,就是讲故事。教育叙事,就是讲叙教师的日常教育生活的故事,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表达自身对教育的理解与解释。讲故事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对自己亲历的教育生活进行观照、反思、寻求意义的过程,它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过去教育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幽微细节,去发现其中细微的教育蕴涵,从而把作为叙事者的教师自身的思维触角引向自我教育生活的深层,使看似平淡的日常教育生活显现其并不平凡的教育意义。

  教育叙事的基本类型,从叙事的内容来区分,主要包括:教育教学片段叙事,即对个人教育教学实践中某个印象深刻的片段的叙述,显示事件发生的细。

搜索